5G网络建设潮落 阿莱德业绩难言成长性

红周刊 研究中心 | 毛飞

阿莱德主要产品分别是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、EMI 及 IP 防护器件、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等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零部件,2021年三者收入占比分别为52.44%、20.42%、18.93%。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包括通信主设备商、基站天线厂商、射频器件厂商,其中主设备商是绝对主力。据公司招股书披露,按终端口径区分,2014 年-2022 年6月30 日,公司来自爱立信、诺基亚的收入占比高达80%左右。

阿莱德的产品基本都用于通信基站,业绩波动跟基站建设周期吻合度也很高。回顾4G建设高峰期2014年-2016 年度,公司营收从2.68亿元增长到3.19亿元,增长19.04%;净利润从0.58亿元增长到0.89亿元,增长54.15%。然后2017年-2019年4G建设高潮结束5G建设还处于早期,公司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明显下降。从2020年开始,阿莱德借5G建设的东风业绩再次好转。不过即使如此,公司业绩也一直没有超过2016年的表现,一定程度说明公司业绩不仅周期性明显,成长性似乎也不及预期。此外,阿莱德的业绩还要看爱立信、诺基亚在5G基础设施方面的市场表现,如果二者能迅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,那么阿莱德跟着“喝汤”自然不在话下。如若不然,待华为缓过劲儿来,爱立信和诺基亚都将感受到强大的竞争压力,此时阿莱德难免不受其影响。

5G网络建设放缓

业绩增长显露疲态

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,截至2022年11月末,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8.7万个,比上年末净增86.2万个,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.1%,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.8个百分点。参考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,有券商预计2023年和2025年国内5G基站数量将分别达到252万个和364万个,对比已经建成的228.7万个,这种超前建设或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几年的需求。

再看全球的情况或同样如此。近日有媒体报道,基于对5G RAN(无线接入网,主要包括基站、无线网络控制器)销售放缓的预测,爱立信制定了谨慎的2023年计划。另外,有分析公司也表达了对RAN市场前景的担忧。研究公司Dell'Oro Group称2022年第三季度RAN市场增速继续放缓,同时还预计2023年设备商的相关收入之和将以低个位数的速度下降。LightCounting的数据显示,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市场同比下降8%。该公司首席分析师认为全球总体上即将迎来第一波5G网络建设浪潮的尾声。

其实这种增速放缓已经体现在阿莱德的业绩上了。2022年前三季度,公司预计营收只增长0.41%至8.13%,扣非净利润增长-16.10%至-7.91%。虽然招股书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新冠疫情对公司的产品交付、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排期造成了负面影响,但试想如果需求旺盛,疫情或许也不会把业绩压得如此之低。

产品布局相对单一

其他业务贡献甚微

业务布局合理分散的优势在于东边不亮西边亮。相反,如果仅凭单一细分市场,则将明显受制于行业景气度的冷暖。

阿莱德的业务跟飞荣达和中石科技有重叠,但后二者的产品类别更多,业务覆盖领域也更广泛。飞荣达在原有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之外,积极开发新能源相关新产品,为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和储能等提供热管理、电磁屏蔽和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。目前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的复合材料盖板、连接片、液冷板、导热材料等,光伏逆变器中主要是压铸件、散热器、导电导热材料、精密结构件等。在储能领域产品主要是压铸件、散热组件、复合材料板、导热导电材料等。从应用领域角度,2022年前三季度消费类电子、通信、新能源、其他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30%、32%、28%、10%。中石科技产品涵盖热管理材料、人工合成石墨材料、电磁屏蔽及IP密封材料、EMI滤波器、信号滤波器、EMI/EMC设计咨询和整改等众多业务领域。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和智能交通(新能源汽车、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、三电系统等领域的热管理功能解决方案)。

相比之下,阿莱德的产品和应用领域要单调得多,三大产品系列均用于通信基站。尽管公司也在尝试向其他行业拓展,但收效甚微。报告期内各期,公司主营业务中 仅4.57%、2.61%、3.27%和 3.02%的收入来自于非通信行业。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积极应对,产品和应用领域过于单一的风险不可小觑。

虽然爱立信、诺基亚的大腿现在还抱得住,但也不是绝对安全。从表中可以看出,这些主设备商的供应商并不惟一,说不定哪天就被替换,就像苹果把欧菲光踢出供应链一样,毕竟这些大客户在供应链中拥有绝对话语权。

鉴于上述风险因素,在公司估值时不免有一定的折扣。参考飞荣达、中石科技的估值(采用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和1月4日收盘市值,运用相对估值法),得出阿莱德上市前每股价格为11.8元/股-17.61元/股。再参考阿莱德融资计划,IPO价格不低于13.35元/股。综合来看,阿莱德发行价或在14元/股-15元/股。

 

(责任编辑:关婧)

查看余下全文
 中国经济网声明: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,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 
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2022006665号-7